组建“法治助企纾困”法律服务专家团。整合名山区法律服务资源,挑选针对企业法律服务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专业性强的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共计20人组成“助企纾困”法律服务专家团,通过开展法治培训、法治讲堂、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公证业务办理、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各类法律风险、助力稳产稳工稳岗,以法治力量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不断提振企业信心、激活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赋能。
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惠企活动。聚焦企业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履行、劳资关系、企业生产、加工、交易、用工等产业发展“全链条”上的法律难点,开展专题法治讲座,为我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保姆式”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法治讲座2场次,共有企业负责人100余人参会,现场接待法律咨询6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发放调查问卷160余份,全面促进我区企业依法、规范、健康发展。
开展“法治体检入企业”护企行动。组织律师深入名山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法律服务,破解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难题。针对“法治体检”的情况,指导、帮助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决策审查、利益分配、职工权益维护等工作机制,规范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消除法律风险,促进企业依法、规范、健康发展。截至目前由市司法局牵头名山区司法局共同参与共为8家名山企业提供了法治体检,发放法治宣传资料400余份。
开通服务企业“绿色通道”便企行动。一是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各法律服务机构设立服务企业专门窗口,探索打造“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法保姆”工作站,为企业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合同违约、订单延迟、劳资关系等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指引和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二是畅通法律服务企业专线。依托“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安排专业律师解答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三是优化涉企法律援助服务。放宽法律援助受理条件,降低受理门槛,为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普惠的法律援助。对因疫情等特殊情况影响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援助;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等紧急情况或特殊案件,可先行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