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法律援助中心 “四举措”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
时间:2022-12-09 09:00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为深入开展“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提升为民服务质效,2022年以来,雨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结合“法援惠民生”活动,深化四项措施,优化服务方式,聚焦重点人群,贴心服务困难群众,共办理援助案件730件。

一、绿色通道解民忧。开辟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绿色通道”,符合条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相关案件。并为农村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开展入户办理法律援助申请,让受援群众不跑腿也能办成事。今年雨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入户办理法律援助申请16次,想民所想,急民所急,送“援助”进家门。

二、告知承诺减证明。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按照法律援助法相关规定,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积极推行“容缺受理”,对于诉讼时效即将届满、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以及其他紧急或者特殊案件,为当事人先行提供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共办理经济情况承诺制法律援助事项300余件。

三、“援调对接”灵活转。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对接工作机制,为受援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一方面,对于调解不成,但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或要求法律援助的案件,及时引导申请法律援助,并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法律援助机构审查当事人法律援助申请时,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了的案件,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及时转入调解,从而实现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济双赢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援助中心通过该机制调解案件64件,涉案金额超97万元。

四、异地协作见成效。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加强与跨市、跨省援助机构的协助配合,降低困难群众异地维权成本。与异地法律援助中心取得联系,向异地法律援助中心发出协作函件,并就委托手续代办、谈话笔录、审核文件传输等程序性事项做好对接,并及时跟进案件进展情况,确保最大限度地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提升异地协作质效。2022年上半年为3起民事案件提供异地法律援助协作,省内1起,省外2起,涉案金额40余万元。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幫助
Copyright (c) 2025 sf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司法局 (0835-222210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7 蜀ICP备1901940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4
法治雅安(微信)
雅安司法(微博)
外来企业投诉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