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全市行政调解工作以党的
一、基本情况
(一)早安排,早布局
为了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打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今年年初,按照省政府
(二)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1、继续健全完善行政调解机制。
2013年市政府决定建立雅安市行政调解
2、认真落实雅安市大调解办《关于全面运用好雅安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下发了《关于认真执行雅安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通知》(雅行调函〔2014〕1号),要求全市各地各行政部门加强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视,认真填报数据,充分运用好系统,把此项工作当成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市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对填报情况进行跟踪
3、建立健全不同领域的矛盾纠纷态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机制,按照“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调解方针,切实将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比如天全县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汉源县旅游局、安监局、公安局等部门每个季度都对该系统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进行统一登记,建立专门台账,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处理问题的方案和人员,
(三)消除矛盾,化解分争
今年1-10月,全市共受理行政调解案件4368件,调解成功 3875件,调解成功率为88.7%。其中调解数量较多的矛盾纠纷有:公安机关调解2318件,消费纠纷269件,劳动争议纠纷221件,林地纠纷128件,婚姻家庭纠纷150件,人身伤害纠纷117件,财产纠纷84件,邻里纠纷77件,征地拆迁纠纷34件,医疗纠纷33件,环境保护纠纷30件,合同纠纷28件,行政性诉求74件,行政争议10件。
通过以上行政调解案件的办理,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全市社会稳定。
(四)认真做好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为依法规范调解行为,全面推广“案例工作法”,探索建立依法调解案例指导机制,市大调解办在全市开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全市各县区、各部门行政单位认真组稿,将近三年来的优秀调解案例整理报送,最后评选出优秀行政调解案件共17件,其中一等优秀案例2件,二等优秀案例6个,三等优秀案例8个。领域涉及交通、交警、治安纠纷、教育、劳动、工商消费、林权、国土、人身伤害、农资消费等。这些优秀案例的评选是对这些年调解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今后调解工作的学习资料和参考资料,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地方和极少数领导对行政调解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行政调解机制不健全,人员不落实。具体办案部门人员稀少,大多数调解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各地行政调解牵头单位更是人员稀缺,无法适应目前工作现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行政调解工作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做得好比较好,措施
(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互联动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各地大调解中心也有厚次薄彼的现象,政策上对人民调解倾斜多些,对行政调解支持少些,这样多多少少影响了当地行政调解工作的开展。
(五)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不合理,把各县区乡镇的大量的行政调解案件和部分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增强行政调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巩固现有的行政调解成果。二是积极探索行政调解工作新方式和新方法,把行政调解工作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更大地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行政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四是改进信息管理系统的设置,使其能真实地反映行政调解案件数量。五是加强信息报送和调研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