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仲裁委秘书长 李志强
2013年以来,第三届雅安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雅安仲裁委”)在
一、过去四年仲裁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是雅安仲裁委开拓创新成果显著的四年。雅安仲裁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一)抓办案质量,实现仲裁的公正维权
雅安仲裁委共受理仲裁案件119件(截止2017年12月25日),较上一届增长87件,增幅371%;涉案标的48773.4万元,较上一届增长41096.7万元,增幅535%。从受理案件情况看,案件类
一是公正高效办案,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强对仲裁案件监督管理,严把程序关,确保从立案到裁决的每一程序都符合法律和仲裁规则的规定。严把组庭关,在当事人各选择一名仲裁员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和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的专业构成,精心选择首席仲裁员,确保仲裁庭的组成结构更加合理、专业构成更有针对性。严把审理关,对案情比较复杂、涉及法律适用问题的案件,反复查证有关法律规定,细致核对事实证据,做到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裁决合理合法。严把裁决文书质量,从实体、程序、文本格式等方面做好审核工作,实行逐级审核把关制度,裁决书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对同类案件的协调,确保裁决标准的统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急当事人之所急,尽量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到位的法律服务。如利用工余时间上门送达,利用节假日组织调解、合议等,加快了仲裁程序的顺利推进,有效地缩短了结案的时间。
二是实践和谐仲裁,促进纠纷和谐解决。坚持“调解优先”,充分发挥仲裁独特的调解优势,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各方面参与的调解工作格局,把调解贯穿于立案、审理的各个环节,运用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对于在立案当时就发现当事人之间争议不大、
(二)抓宣传工作,提高仲裁的社会认知度
多渠道多角度宣传仲裁法律制度,树立并提高仲裁意识。一是充分利用雅安仲裁委网站平台,公开《第三届雅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仲裁委员会简介》《仲裁受案范围》《仲裁程序示意图》《雅安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等相关信息,以及最新的仲裁法律、法规和仲裁工作动态,发挥仲裁宣传主阵地作用。二是仲裁委组成人员和广大仲裁员开展联动宣传,进一步扩展了宣传辐射面。三是采取边受案边宣传的
(三)抓基础工作,不断开拓仲裁案源
一是积极争取工商、住建、国土、经信、金融等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和配合,对本行业使用的合同文本进行规范、修订,大力倡导各类经济主体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经济纠纷。
二是在巩固住建、经信、金融保险等领域推行仲裁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经济纠纷的仲裁。
三是学习借鉴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在石棉、汉源、荥经3个县设立了办事处,办事处暂设在县政府
四是推行仲裁联络员制度,
(四)抓队伍建设,逐步树立雅安仲裁的形象和服务品牌
一是组建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本着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行业科学,有利发展的原则,组建了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和成员由相关领导和法律专家担任。
二是组建了专业高效的仲裁员队伍。建立了一由专家学者、资深律师、退休法官和在职法律工作者等73人的仲裁员队伍,充分体现仲裁案件处理的专业性、权威性。
三是加强仲裁员培训工作。定期不定期采取以会代训的
四是加强仲裁员的考核奖惩。依据《办案规则》和《仲裁员守则》对仲裁员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大力倡导“公正、廉洁、自律、文明”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活动,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办案作风扎实的仲裁队伍。三届仲裁委没有一起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五是树立品牌形象。始终奉行“公正、和谐、诚信、高效”宗旨,坚持以
(五)抓难题破解,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紧紧围绕
回顾四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
二、对今后仲裁工作的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仲裁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
(一)进一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仲裁工作。
仲裁工作要健康发展,必须服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找准自己的位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仲裁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一是争取仲裁发展工作纳入领导决策。要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负责人了解仲裁,重视仲裁,进而将仲裁的发展工作纳入领导决策。二是依靠行政方式推行仲裁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务院
(二)进一步加大仲裁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
仲裁要成为一项制度,首先要加大仲裁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仲裁和仲裁制度为市场主体所认识、所接受,从而选择仲裁、依赖仲裁。因此,要注重社会覆盖面和宣传效果,从较为单一的媒体宣传向多种
(三)进一步扩大仲裁机构服务范围和领域
加强仲裁工作必须从源头抓起。一是规范合同示范文本。联合工商部门对各行业合同文本进行规范,并在示范文本中尽量选择仲裁。二是协调行业系统法律主管部门,组织对有关单位和企业进行
(四)进一步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和效率
案件质量是仲裁事业的生命线,提高“调解和解率、快速结案率、自动履行率”是仲裁的优势所在,要在提高办案质量和提高“三率”上下功夫。一是实行案件跟踪管理,对受理的每起案件登记备案,坚持案件进展每周汇报制度,严格按照仲裁规则审结案件,防止案件久拖不决。二是建立案件预警机制,对超审限案件和复杂疑难案件,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方案,提交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三是完善案件回访机制,推行《当事人意见反馈表》和回访制度,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当事人对案件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突出调解在仲裁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能调不裁,先调后裁”,以提高调解和解率和自动履行率。
(五)进一步提高仲裁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一是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严格仲裁员准入门槛,吸纳优秀专业人才充实仲裁员队伍。二是加大对仲裁员的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仲裁员参与培训、邀请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会等方式,切实提高仲裁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严谨,勤勉敬业,善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纷止争的仲裁员队伍。三是强化仲裁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守廉洁底线,公正、公平、高效办理仲裁案件。四是加强仲裁员的考核奖惩,在适时适当提高仲裁员报酬的同时,强化对仲裁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操守进行监督和考核,加大奖励和惩处力度。五是坚持仲裁员优胜劣汰,实行仲裁员年度审核制度,对业务能力或职业道德不满足仲裁工作需要的,予以解聘。六是加强首席仲裁员队伍建设,挑选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严谨、勤勉敬业、善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的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确保案件质量。
(六)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规范化管理
一是制订完善仲裁员职业道德准则、仲裁员守则、仲裁员管理办法、仲裁员错案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机制,确保仲裁员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每一个仲裁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建立完善仲裁委秘书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秘书处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岗位责任制,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职能,形成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协调运转的工作体系;
(七)进一步接受社会监督
仲裁工作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积极争取工作上支持。一是主动征求社会各界对仲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对仲裁工作的监督。二是争取法院对仲裁工作的支持,促成法院建立仲裁裁决执行审查专业化队伍,并建立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通报制度。四是对法院作出的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要认真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纠正在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法院的司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