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石棉县多措并举奏响灾后重建法援服务乐章
时间:2022-12-05 11:32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石棉县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服务灾后重建,为群众撑起优质、高效、温情的法治“保护伞”。

一、当好“安全员”,守牢“和谐门”

筑牢安全底线。整合1个法律援助中心、2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61个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力量,结合“三官一律一员”等活动,成立法律援助小分队深入灾后重建乡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520余次,掌握矛盾隐患,及时化解纠纷50余起,确保灾后重建社会和谐稳定。

(二)追踪重点案件建立“援调对接”机制,强化与“乡贤”“德古”“路吉达克”等本土调解品牌的有效衔接,对解决难度大、存在涉稳隐患的30余件案件进行前置调解,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程参与,降低法律援助成本,拓宽弱势群体维权渠道。目前已成功调解案件28件,调解成功率93.3%,纠纷均得到妥善解决,无升级、恶化情况发生。

(三)严控政策风险。组织7名律师、3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入灾后重建“法律顾问团”,提供涉灾法规政策梳理、论证21次,对灾后重建政策、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等进行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评估,形成“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救济”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助推灾后各项工作依法治理。

二、按下“快捷键”,服务“加速度”

(一)扩大援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因地震导致的劳动关系解除、房屋租赁、土地流转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抗震救灾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予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加强与10个驻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衔接沟通,强化法律援助案件引导及转送实效,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开展土地房屋权益保护、灾后保险理赔、法律援助申请流程、地震灾害引发各类纠纷法律法规宣传20余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20余人次,发放《法律援助办事指南》1000余份,进一步强化灾后群众依法生产自救能力。

(二)简化审批程序。当日完成案件审查、指派,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实行经济困难说明和个人诚信承诺制度,需要开具经济困难证明的受援人通过书面承诺代替。非主要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容缺办理”,打破“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后再受理”的传统模式,促使案件在第一时间进入维权程序。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进一步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能职责,转交受援人递交的补交材料50余份,进一步降低维权成本。

(三)优化服务举措。畅通法律援助中心、12348四川法网、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三大平台涉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法律援助服务。常态化开展周六延时服务,主动回应群众需求,延时服务群众50余人次。选派5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乡镇开展“双语”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增强少数民族群众法治意识。实行“点援制”,把选择权交给受援人,3名受灾群众自主选择承办人,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维护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受灾群众、群体性案件受援人全覆盖提供“上门服务”150人次,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念好“紧箍咒”,绷紧“质量弦”

(一)抓实旁听庭审。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库,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和执业经验,针对性指派援助案件,实现“援有所长”“应援优援”。强化涉灾案件旁听庭审力度认真填写《法律援助案件旁听情况评议表》,对法援律师庭审表现进行现场评议,加大案件质量监控。截至目前,旁听庭审3次,收回评议表6份,提出整改意见3条。

(二)细化案件评查。面推行灾后重建期间法律援助案件“一案一评”制度,采用查阅和分析卷宗材料、走访办案机关、回访受援人等方式,案件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作为对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年底考核、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强化案件质量监管。

(三)强化监督管理。健全法律援助案件回访制度,通过发放服务质量监督卡、回访受援人等方式,征询每一位受援人对律师办案的意见,了解承办人服务情况,强化监督管理。第三季度结案21件,满意率100%。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沉下去,优质服务浮上来”的监督指导作用,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1次,接待来访受灾群众10余人,掌握法律援助全流程工作情况,发现问题4个,提出改进意见5条,要求限时整改,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质效。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幫助
Copyright (c) 2025 sfj.ya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雅安市司法局 (0835-222210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7 蜀ICP备1901940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4
法治雅安(微信)
雅安司法(微博)
外来企业投诉申请